3/4/2014

五行與人生:物極必反

最近,香港研究協會關注學生學業壓力問題及成長需要,以電話訪問千多名幼稚園、小學及中學學生家長,發現香港學生每周平均學習時間長達六十二點二小時,比「打工仔」工時更高。

其中一個個案是:一名就讀名校、中產家庭成長的六歲半女生,因父親尤其重視女兒的英文水平,要她每日除處理日常功課外,額外再用兩小時訓練英文,如果她想不學習,會被父親打手、腳輕微懲罰。該女兒曾經走近窗台,稱要自殺,情況失控維持逾一個月,父親後來漸漸發現女兒經常哭泣,情況並不像撒嬌,才不再體罰,及降低每日額外學英文時間至一小時內。

以上的真實情況,就是香港人「望子成龍,望女成鳳」的心態下,小朋友的悲劇。

所謂「玉不琢不成器」,對孩子有一定的要求和給予適當的壓力是應該的,否則,他們的潛能無從發揮。不過,若要求過了火,令孩子難以承受,就會產生悲劇。

懂得子平命理的朋友,都會知道「庚金喜火煉」,即是頑金須得火煉,才能變成有用的器物,所以「火煉秋金」是一個好的格局。不過,凡事都要適可而止,雖云「火煉秋金」是一個可喜的格局,但是有一個規定,就是火不能太猛烈,否則就會變成「火猛金溶」,不但失去了鍛煉的意義,而且更會把金毀掉。

香港的父母,請為不要把成年人的勁競世界過早投放在小孩子的世界裡,否則,只會造成更多的悲劇。「火猛金溶」,引以為鑑。

從《晏子使楚》想到的相學問題(一)

在中學時期,讀過一篇文章名為《晏子使楚》。有一次,齊王派大夫晏子去訪問楚國。楚王仗著自己國勢強盛,想乘機侮辱晏子,顯顯楚國的威風。楚王安排酒席招待晏子。正當他們吃得高興的時候,有兩個武士押著一個囚犯,從堂下走過。楚王看見了,問他們︰「那個囚犯犯的什麼罪﹖他是哪裏人﹖」武士回答說︰「犯了盜竊罪,是齊國人。」楚王笑嘻嘻地對晏子說︰「齊國人怎麼這樣沒出息,幹這種事兒﹖」楚國的大臣們聽了,都得意洋洋地笑起來,以為這一下可讓晏子丟盡臉了。哪知晏子面不改色,站起來,說︰「大王怎麼不知道呢﹖淮南的柑橘,又大又甜。可是橘樹一種到淮北,就只能結又小又苦的果子,還不是因為水土不同嗎﹖同樣的道理,齊國人在齊國能安居樂業,好好地勞動,一到楚國,就做起盜賊來了,也許是兩國的水土不同吧。」楚王聽了,只好賠不是,對晏子亦不敢加以輕視了。

其實,人和植物又怎可以等同呢?難道所有齊國人到了楚國都會做賊嗎?當然不會啊!明顯晏子在這裡是偷換概念,把人和橘樹混為一談。既然晏子的解釋不對,那麼,是甚麼原因改變人的行為呢?(待續)